【学习强国】江苏苏州农商银行以金融“活水”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

发布日期:2024年10月17日

  一直以来,江苏苏州农商银行坚持“金融为民”初心,坚守支农支小定位,深入践行“做金融管家,创苏心服务”企业使命,围绕乡村建设、产业振兴、乡村治理、民生实事等关键问题,把服务好“三农”的责任扛在肩上、放在心上,奋力当好“乡村振兴的主办行”。

  深耕乡村沃土,答好“乡村发展振兴卷”

  “这笔贷款真是‘及时雨’,我又购置一批新的农机设备,正好赶上了当时夏种的好时候!”在苏州市吴江区经营家庭农场的徐老板承包了95.2亩土地,主要种植水果、蔬菜、水稻等农产品。今年6月,刚为农场新增了全自动喷滴灌设施的他,因同时扩大承包规模造成了资金短缺。

  苏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得知徐老板的农场有资金需求后,立即电话沟通并上门实地调研,很快完成了贷款调查材料的整理和上报,顺利为徐老板办理了20万元“农机贷”。除了为家庭农场、种养大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满足其“短平快急”金融需求的特色产品,苏州农商银行还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配套推出了专属信贷产品“美丽乡村贷2.0”,为项目提供更多长周期、低成本贷款。截至6月末,该行“美丽乡村贷2.0”已投放14户、用信余额1.55亿元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田间,为了激发“新农人”创业创新的热情,为其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,该行与吴江团区委、区农业农村局共同启动“农村创业大赛”。2024年举办的第四届比赛已累计遴选优秀农村创业项目近80个,示范带动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壮大。

  搭建连心桥梁,织就“普惠金融服务网”

  “足不出村”就能享受助农取款、社保卡激活、生活缴费等“一揽子”金融服务,精准滴灌式开展反诈宣传、“网格化”普及金融政策,让老百姓“穿上”了贴身反诈“铁布衫”……这是苏州农商银行打造的集“党建、金融、民生”功能于一体的升级版普惠金融服务点“江村驿站”。

  “江村”的名称源自吴江社会学家、人类学家费孝通撰写的描绘吴江乡村生活的《江村经济》。“江村驿站”采用“银行+村委+N”共建模式,该行着力和当地团市委、农业农村局等政企单位开展共建行动,目前已建设“江村驿站”服务点51家,其中41家已正式投入运营;同时结合“一村一点一特色”,该行打造了“众安桥村茶艺文化服务点”“新湖村橘香产业服务点”“旺山村书香文化服务点”等特色示范服务点,成为农村旅游参观“打卡点”,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。与供销社共建形成黎里史北村“供销便民商超服务点”、八都龙降桥“供销物流服务点”,与区农业农村局、江苏有线打造15家“数字乡村客厅”,与凤凰传媒新华书店共建“书香服务点”,与区交通局、邮政物流共建“江村物流特色服务点”;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“个体工商户扶持服务点”等,村民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,还能得到贴心周到的非金融生活服务,充分感受普惠金融的温度。截至6月末,该行驿站办理金融业务4.07万笔、涉及金额3721万元,综合业务1.44万笔,走访建档农户2.01万户,服务村民13.01万人。

  筑梦民生福祉,绘就“民生实事满意图”

  苏州农商银行重视解决百姓身边事、关注事,以“江村驿站”为线下阵地,联合吴江区发改委、区农业农村局等5家政企单位开展“江村驿站,美美‘乡’见”之“送戏下乡”助农惠民系列活动,为广大农户提供戏曲表演、金融咨询、扶贫捐赠、农副产品展销、公益医疗等综合服务。今年以来,该行共开展10场活动,服务村民近3900人次。此外,该行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启动“一月一主题、一点一特色”乡村振兴活动,走近村民、了解村民、帮助村民,在服务点周边开展反诈骗普及、助农政策宣讲和金融知识普及等宣传活动。截至6月末累计开展宣传566场,服务覆盖3.2万余人,实现“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苏农人”。

  乡村治理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内容,为助力线上化乡村治理,该行与区农业农村局合作搭建了“江村通”线上数字乡村平台,村民可通过手机了解村情村貌、参与乡村治理,享受数字化公共服务。2024年以来,围绕“一村一特色”,该行不断优化该平台出租房管理、村务阳光、文明积分、智慧交通和金融等功能,大幅提升了村委工作效率和村民办事便捷性。“江村通”中的“智慧金融”板块,为可为村民提供线上“一键直达”金融支持,实现“数字化金融服务”。截至6月末,“江村通”共接入吴江区39个行政村,村民9.2万余人,党员2756人,宴会厅28家,农业经营主体766家,出租房607套,小程序用户近1.08万人;平台荣获省农业农村厅“2023年度数字乡村优秀案例”、省委网信办“2023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”。